阶层里的众生相:上面的看不见,下面的视而不见
阶层这个东西,就像男人想要的事业之巅,女人想要的青春永驻,你不能明着承认你想要它,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它。
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“必然规律”。
阶层划分,就像自然界中的狮子、老虎与羔羊、牛马,谁又比谁更高级呢?只不过生活方式不同,没有对错之分。
这篇文章就聊聊,“阶层分层的现状”,如有不足之处,请包容一笑。全篇2500字左右,读完需要一点耐心,但绝对值得。
一,顶层,你看不见
二,上层,很有趣
三,中上层,“戏剧性”的一群人
四,中层,一群“跟屁虫”
五,下层,有些甚至都“看不见”
以下是正文。
——
一,顶层,你看不见
这个阶层的特点是与“价值”、“名气”无关。他们可以很富有,但他们的力量不来自财富。他们可以很有名,但他们的影响力不来自名气。
这一层,是唯一即使脱离财富和社会影响力,也依然“凶猛”的一群人。因为他们是决定财富分配权的人,也是被那些大佬们依靠的大哥。
现在有资格和能力存在于这一层的家族,不会超过300个。注意,是家族,而不是个人。因为除了极其强大的经济体系支持外,他们还必须承受“巨大的能量”这四个字。
这四个字来自某个长辈,它就是“背景”,它的存在意义是做好分配和整合,所以它必须有巨大的能量。
——
二,上层,很有趣
这一层里有很多我们知道或者至少听过的名字,有趣的是,上层之中也有区别,而且他们之间的区别不由“价值”决定。
甚至,相当大比例的“小富”价值远高于“大富”。
因为这一层的核心仍然以“能量”为衡量标准。
比如,那些有能力制定和改变行业核心规则的人,他们在资产上却是“小富”。尽管无数依靠这个行业吃饭的“大富”,他们赚了很多钱,但看到这些“小富”仍然会像老鼠看到猫一样缩起来。
说白了,“大富”想吃这碗饭,要看的是这些“小富”给不给。
因为“大富”虽然很强大,但他们之所以大富大贵,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是手套或代理人,他们不是“能量”的来源。而“小富”虽然默默无闻,人家却有直接的、稳定的“能量”来源”。
“大富”的特点是有能力“影响”
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,但行业或领域不会因为他们的存在和消失,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。虽然这些人物的地位已经是99.999%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,但他们实际上也是“绝对风险最大”的群体。
如果他们出了问题,不能像顶层的人可以盖住盖子解决问题,也不能像更低层级的人那样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
所以,“大富”是一群在公共场合发言时最谨慎的人。在这一点上,不得不佩服互联网圈的二马,一个是完全不说话,一个是完全正能量,永远避免不提关键点。
对于这些上层来说,他们在服装、汽车和行为上更追求“尊严感”,而不是“存在感”。他们需要别人认出他们皮肤下面的东西,只要他们保持体面,他们就不会失去份额。
但是,他们仍然热衷于购买一些“显示尊严”的物品,是珠宝和特定奢侈品的消费主力,比如向太。
——
三,中上层,“戏剧性”的一群人
比如,北上广的知名企业老板,他们可能身价上亿甚至十几亿,或者娱乐圈里的那些大咖。他们特点是“生活似乎充满了前途,但我不知道它已经结束了”。
他们渴望在名利场上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声誉,希望这些成就能让他们一举翻身,改变阶层地位。然而,这些财富永远无法通过“量变产生质变”,因为数亿至数十亿,实际上属于“个人永远不会花光,但做大事远远不够”的范畴。
他们中大部分都非常清楚,自己几乎不可能再向前移动一半。毕竟,阶层越高,他们就越明白“阶层固化”的障碍。
说白了,他们能创造多少财富,他们的声誉能持续多久,他们的人生能繁荣多久,等等,这些问题他们问都不敢问。
他们的生活充满未知和奋斗,更充满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。所以,中上层是最沉迷于物质快感的人群,他们在食品、服装、住房和交通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。
比如,上层可能更喜欢住在北京的各个庭院,和三里河和团结湖。上海是武康路和长宁静安的交界处,都是安静的地方。懂得做生意的人都知道,如果你有事要走门路,朋友介绍你去这些地方拜访一位老领导,十有八九是对的。
这是“老权”的世界。
中上层非常热衷于入住的地方,如北京万柳书院、霞公府、天安国汇、上海汤臣一品、星河湾、仁恒河滨花园等。他们喜欢每次进出高端社区的高贵成就感。
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社区都是“精品酒店”的风格,大量的大理石建筑材料和太多的重木装饰,从风水的角度来看并不适合人的运气。
但这就是“新贵”的世界。
女性普遍偏爱爱马仕,LV的Neverfull是他们额头上的标签,就好像上面写的是“我也很了解品味”。男人用手表和汽车作为玩味的标杆,任何过于时尚和年轻的单品都会让他们觉得缺乏风格。
比如,他们可以戴劳力士,但不戴绿水鬼。最好的选择总是江诗丹顿、百达翡丽、积家、雅典和格拉苏迪。可以开保时捷,但是不开911和BOXSTE,最好的选择永远是奔驰、捷豹、宾利和劳斯莱斯。
——
四,中层,一群“跟屁虫”
如果说中上层是物质消费和品牌的最大崇拜者,那么中层就是中上层最大的追随者。
这些人大多集中在房地产、金融、文化、咨询等领域,至少可以算是行业的中流砥柱。
比如,律师和医生是中产的代言人,虽然少数的“大医生”远远超过这个阶层的消费水平,但总的来说,他们其实都一样。
他们是绝大多数父母羡慕的“别人的孩子”和“别人的丈夫”,毕竟,对普通人来说,这个群体的成就和社会地位足够突出,闲暇时间买流行奢侈品,可以每年海外旅行。
他们中有刚刚在500强工作的优等生,有祖先保佑拥有几套房产的二代,有一线城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,等等。他们可以管理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,但他们不能被称为职业生涯中的“杰出”类型。
当然,他们关心的事情会比普通人更精致,至少他们不会花很多时间浏览小视频和纯粹的娱乐。
还有一部分人,虽然也在中产之列,却是“垫底”的存在。比如,可爱的小企业家,还有些人通过努力工作可以赚取类似于“中产”的收入,甚至更高,比如卖蛋糕一个月赚2万或3万,但这一切都是基于大量的个人时间和体力劳动。
此外,他们从事的行业并没有提供任何上升的渠道和机会。他们中的一部分有能力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生存,还有一部分已经因为年龄问题无法胜任体力劳动,回到了家乡。
——
五,下层,有些甚至都“看不见”
其中有因为年老和各种原因生活在农村的人,也有16、17岁就一头扎进生产线的人。与其说他们是独立的人,不如说他们是人口普查中记录的数字。
如果你不注意,你就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和不存在。
他们中也有人生活在的城市或郊区,无所事事的地痞,到处游荡的乞丐,他们没有工作和未来,他们不会别人有任何联系,你也看不见他们。
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人只是互联网上的城市故事,事实上,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挣扎着生存。
【30日后将收录于专栏,“人生突破必修课”】

